羅眼科體系總院長
羅英源 醫師
彰化白內障視力保健專家——羅英源醫師,從小就有著豐富的跨文化經歷,曾數次移民,從台灣、溫哥華一路到西雅圖,從十歲到高中,都在北美度過,接受嚴格而多元的教育。
從加拿大到西雅圖,一個小留學生的挑戰與成長
羅醫師出身醫生世家,爺爺為中醫師,父親則為資深眼科醫師,於彰化服務近五十年;國小高年級時,他就跟隨哥哥、姐姐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,在全新而陌生的環境中,面對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和挑戰;因為不會講英文,他必須一直補習,才能在短時間內跟上同學進度;3年後,又隨家人移民到美國西雅圖。那時他才13歲。
雖然西雅圖和溫哥華同屬北美地區,文化卻是天差地別,羅醫師說:「從小到大,一路上都在面對文化衝擊。」
史丹佛大學or台灣醫學系?一個眼科醫師的抉擇與追尋
羅醫師就讀於西雅圖湖濱私立中學(Lakeside School),這是比爾·蓋茲等知名人士的母校。與台灣不同的是,在這裏不重視排名,老師會讓學生跟自己比較,推動學生逐步邁進。學長姐也耳提面命:「想進到頂尖大學,不能夠走輕鬆的路,在課業上保持高水準之外,在各種校內外活動上也要展現多元能力和特色。」因此在高中階段,羅醫師不僅要努力學習各種科目,還要參加各種社外活動和校內競賽。
高中畢業時,他終於成功申請到美國頂尖學府——史丹佛大學(Stanford University),然而,他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:回台灣讀醫學系。在長庚大學醫學系裡,他接觸到與美國完全不同的教育體制與學風,這對他來說,又是一次文化衝擊。
畢業後,他歷經重重關卡,申請進入台大眼科部當住院醫師,見識各種各樣的眼科病例、培養眼科領域的興趣和專業,並接受了更嚴謹、更系統化的訓練。當年台大的高標準,時至今日,仍是羅醫師設計治療流程、維持品質的標竿。
從耳濡目染到攜手前行
羅醫師表示,父親對他有很大的影響。他見證了父親如何用心服務每一位需要幫助的患者。小學時,有一個工廠發生化學爆炸,造成大量民眾眼睛灼傷。當年彰化缺乏醫療資源,大醫院沒有眼科醫師,傷者就被送進家裡診所搶救,他看到父親急忙召集已經下班的護師們回院幫忙,更是動員全家人協助安置傷患。當年才小學的他,雖無法參與治療過程,但卻深深感受到了父親對於眼科事業的使命與責任感。
因此羅英源醫師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,便決定回到彰化服務。「回彰化,一方面是為了幫忙父親;另一方面,也想為家鄉盡一份力。」羅英源醫師說,「身為一個在彰化長大的人,我也有責任為孕育自己的土地出一份力。許多青年到外地讀書後,便落地生根、不再回鄉,這有點令人遺憾。」因此,羅英源醫師將自己在長庚與台大所學到的精湛技術與先進醫療觀念,帶回自己的家鄉-彰化。
用心服務彰化人民,在地信賴眼科診所
羅英源醫師與父親羅成通醫師一起經營羅眼科診所,已有十多年了。這段期間,他們不斷地引進新的技術和設備,提升診所的服務品質和水準,開刀房設備規格更達醫學中心等級標準,空調系統採HEPA(高效能空氣過濾器),確保手術過程的安全與衛生。
以全人照顧為理念,提升生活品質
除了硬體設備之外,羅眼科診所更重視軟性服務和人文關懷。
羅英源醫師認為,治療技術大家都掌握得差不多,關鍵在於全人照顧。「不是只有治療疾病、關注患者生病的部位,而是將焦點放在『完整個體』上,包括患者情緒、生活型態等,都要為患者作全盤考量。」
羅英源醫師常問患者:你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?「曾有一個患者來找我,他說:『我來找你開刀,是因為我想買一台跑車。』」這位患者飽受白內障之苦,視力大幅衰退,使他不敢開車。羅英源醫師幫助他恢復視力後,也讓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。
「人心,是任何醫療技術、設備都無法觸及的」羅英源醫師認為,人與人之間的溫度,是醫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因此羅醫師帶領整個眼科團隊,不僅在醫療專業上持續進步,更盡可能在整個治療流程上,給予患者溫暖、完善的治療體驗。
羅眼科診所歷經四十年傳承,由父子兩代醫師共同打造,不僅提供專業、精確、安全的眼科治療,更關心每一位患者的身心靈需求、提升生活品質。羅眼科診所用心服務彰化人,也用溫暖,守護彰化人的靈魂之窗。